“武汉大学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发电技术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由水力发电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厂金属、电厂化学、发电控制与智能电网等电力学科群以及计算机应用、遥感信息技术、网络与通信工程等信息学科群作为支撑;与广东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华中电网有限公司等大型电力企业共建;覆盖核能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及输变电等电力生产过程环节;围绕认知、安装检修、运行仿真、自主实验四个层次;构建兼顾基础技能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采用SOA、IPV6支持、10G光纤通信技术,建立统一的实验教学与信息管理平台,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仿真软件;现有实验室2300平方米,专职人员24人,可满足校内外1000人同时实验,目前实验教学已达到13余万人时/年,教学资源多层次共享。
2017年,将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与科研为一体,国内领先的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达60万人时/年。
武汉大学电力生产学科群发端于1934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热机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1954年12月1日并入新成立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59年成立电力工程系,开设电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等专业;1974年增设热工仪表自动化专业;1986年增设电厂热能工程专业;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2008年增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校逐渐形成了集“发电(火水核)、变电、输配电”于一体的完整的电力生产学科群。培养了一大批电力生产行业的人才,为中国的电力事业做出了贡献。
先后承担了国家“211工程”“九五”重点学科“发电厂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十五”重点学科“现代电力生产与电力系统”、“十一五”重点学科“发电厂与电网安全经济清洁运行”及“985工程”二期拓展平台“先进能源发电技术及电力安全”等建设项目。
总之,武汉大学电力生产学科群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拥有: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部级重点实验室、综合工程训练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与动力工程装备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火电厂生产试验中心、核电仿真实验中心、发配电实验中心。相关实验室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万台套,每年实验室投入经费1000万元,覆盖电力生产中发电、输电、变电、用电各行业的理论研究、运行、设计和建设的所有领域。